高三級部
合肥七中高三生物備課組開展高考適應性演練試題分析
時間:2024-01-26 15:42 作者:唐麗霞 來源:2021級(高三) 閱讀次數(shù): 次
2024年,安徽省高考綜合改革將要首考落地,為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近期安徽省組織了普通高考適應性演練測試。安徽省招生考試院按照已發(fā)布的試卷結構命制了歷史、物理、地理、化學、思想政治、生物學科目的適應性演練試題,試題嚴格按照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設計,可供安徽省廣大師生參考借鑒。為進一步加強對新高考的研究,提升復習備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合肥七中高三生物備課組在組長吳曉菲的帶領下集中開展對生物學試題的分析和命題研究。
盛李分析了選擇題的試題結構,本次選擇題為單選題型,共15題??疾槟K內容分別為:必修1,4個(細胞結構、呼吸作用、跨膜運輸、有絲分裂);必修2,4個(基因的表達、減數(shù)分裂、生物的進化、伴性遺傳);選擇性必修1,2個(動物的激素調節(jié)、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綜合);選擇性必修2,3個(能量流動、種群和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選擇性必修3,2個(單克隆抗體、生物技術安全)。題目整體上先易后難,學生在做題中容易上手。盛李強調,不同于以往的檢測,本次知識模塊考查的順序并沒有按課本學習順序,需要學生思維的靈活跳躍。
秦苗苗分析了非選擇題。第16題考查了必修1的光合與呼吸應用,第17題考查了選擇性必修2的種群群落以及生態(tài)工程的應用,第18題考查了選擇性必修1的神經(jīng)調節(jié),第19題考查了必修2和選擇性必修3遺傳規(guī)律和基因工程的綜合應用,第20題考查了選擇性必修3單克隆抗體的綜合應用。秦苗苗強調,非選擇題部分總體難度較大,著重考查學生對課本知識的遷移能力,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生活情景中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
李萬瑞、王錄陽細致梳理了分值分布和對應考點,圖文并茂,清晰直觀。馬晶晶提出,必修1教材分值最高為23分,其它四本分值相當。單選題偏重基礎,教材實驗幾乎成了必考內容,復習時要注意細節(jié)。非選擇題涉及到的考點范圍較廣,代謝、遺傳分析、生命活動調節(jié)、生態(tài)、工程類的實驗題占比較大,需要學生有科學、規(guī)范的實驗設計能力,且能夠將自己的實驗設計思路用生物專業(yè)詞匯和精煉的語言準確表達出來。
唐麗霞強調,與以往的模擬類試題相比較,本次生物學試題最明顯的變化是既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還加大了溯因推理和實驗探究類試題的比例,需要學生從題目中找準考查的必備知識,進行相應的推理和判斷。對于實驗類試題,要分析好前后因果,從已學知識體系中找準答題切入點。
吳曉菲提出,雖然本次考試沒有直接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但也需學生在后續(xù)的學習中注重答題語言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簡練性。
針對此次試題反應出的變化和年級學生答題情況,吳曉菲帶領全體教師集體研討,總結出后期復習備考策略: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復習掌握,培養(yǎng)考點意識;應對綜合性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網(wǎng)絡意識;教學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落實;關注生物熱點與高中生物的聯(lián)系。
(撰稿、統(tǒng)稿:唐麗霞 攝像:秦苗苗 審稿:劉先群)
- 上一篇 : 合肥七中2024屆高三年級召開第二期家長學校
- 下一篇 : 合肥七中2024屆高三年級部開展期末教學常規(guī)檢查